静心冥想,易经塔罗

冥想不是万灵丹,包治百病。

冥想的本质,是一种观的行为。这种观察,是一种静观。心的行为,可分为两种,有为法与无为法。有为法是心的运动,无为法是心的休息。因为心的运动,产生了业,业是堆积在灵魂上,污垢般的记忆。业是一种机械化的思考,一种行为习惯。业有轮回的特性,因为业的存在,所以心被困在业里面,不断的重复同样的行为模式,思考习惯。心是一只躁动的猴子,是孙悟空,所以有心猿意马这词。不管心怎样变化,都无法逃脱业的五指山,佛所说的色受想行识五座大山。心的运行遵循色受想行识五种规则,其中又以识为根本。识就是业,知识,记忆,与习惯。识是灵魂的牢笼,我们被困在自己的知识里面,被困在自己的记忆里面,被困在自己的习惯里,被困在自己的业力里面。

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对物的观察,同样的,对自我的研究也离不开心的观察。静心冥想是一种内在的观察方法,首先,我们借由静心冥想,了解业力这座牢笼如何囚禁我们。再借静心冥想,我们开始找寻离开的道路。

静心冥想不是万灵丹,包治百病。就世间法而言,作为是必须的,努力是必须的,工作是必须的,斗争是必须的。就出世间法而言,金刚经云: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。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发菩提心者。持于此经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读诵。为人演说。其福胜彼。】静心冥想是一种逃脱牢笼的方法,不是在牢笼中求取名利的方法。一个人走到世间法的极端,必然充满了烦恼苦痛。有一句名言说,如果你四十岁还没得这种或那种病,可想见你一定不是成功人士。世间法是一种争斗,一种努力,别人加班三小时,你就加班四小时,别人加班到9点,你就加班到十二点。有多少作为,就有多少疲劳。最终积累的不只是物质与金钱,还有满身的业。世间法的开端就是无明,在这样的无明梦幻里,我们又去追逐各种虚幻的名利,就像在梦中取得成功,梦醒毕竟成空。

在生理需求的层次上,生存是必须的,金钱是必须的。在心理需求层次,美是必须的,善是必须的。如果你不用为如何生存而烦恼,那么在生存之上,静心冥想是一扇通往内在旅程的大门。

网易LOFTER@楼福特 #静心# #冥想# #禅# #哲学# #散文# #随笔#


评论
热度(3)

© 楼福特 | Powered by LOFTER